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事情
历史上最残忍的事情当属——抗战时期,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真是让几代中国人想起来都泪目不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进行惨绝人寰的屠杀,当时有三十多万人遇难,无数中国家庭受到迫害,支离破裂。日本人在杀中国人的同时,也笑着比拼,看谁杀的人多,确实是丧心病狂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其中,两名日本军官少尉·向井敏明和少尉·野田毅赢得了谁先杀死100名中国人的竞赛。最后,向井敏明杀了106人,野田毅杀了105人,当时也叫“百人斩”。 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都能做出来,以杀人数量多少来进行比赛。
另外,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把细菌学化学武器扔进中国,日军为了研制细菌学武器,直接用活人做实验,用活人解剖,用的就是这种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手段。当时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以活人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虽然是在非常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并不能掩盖其犯罪的罪恶历史行为。
更何况日本人还研究人与动物的杂交实验。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交换人的四肢,让人头皮发麻
1、戚夫人和萧淑妃的人彘
以戚夫人为例,戚夫人得罪吕雉而遭此刑罚。这个刑罚是将人的手和脚都砍掉,只剩短短的一段,像一头猪一样只能爬。
再将舌头用烙铁烙掉,耳朵中灌进铜水,剔去头发,最后挖去双眼,甚至还要把鼻子割掉。将人体感觉器官全部破坏。
并且戚夫人被砍去手脚后被扔进猪圈中,非常残忍。
2、炮烙之刑
商纣王发明炮烙之刑,在铜柱下面放炭火,将它烤热,然后让人从上面走过去。甚至贴在上面,人的脚一踩上去脚底板烧焦,甚至油渍声乱飞,而残忍的纣王听到人体滋滋作响,他变态的心理便会越发兴奋。
3、檀香刑(此不知真假,来源于莫言小说)
制造一把檀香木的剑,涂上特制的油漆,这种漆和人体接触则人全身不适,像过敏。
满清入关肆意屠杀汉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无不体现了满族人当时对汉人的残忍。关键是在这残忍的屠杀之后,满清人完全占领了中国,而且在日后的二百多年内都对汉人实行奴化教育,强行改服易发,康乾时期大兴文字狱,其他皇帝在位的时候也有,跪拜礼在那时也十分兴盛。总之,满清耽误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是对中原大地的一场浩劫。
第二件事情就是日本侵华战争,与满清入关相似,日本人也是肆意屠杀中国人,还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过,汪伪政权等)。可是,日本人没有预料到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日本已经没有能力吞并中国,日本的侵华战争是一种不负责任,不自量力的狂妄行为。
一个男孩被装上人工阴道,被改造成女孩。
这种疯狂的事情在我们的认知中只可能发生在文学作品之中,然而这件事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现实之中的!
1965年8月22日,加拿大的一对夫妻生下两个小男婴。哥哥叫做布莱恩(Brian),弟弟叫做布鲁斯(Bruce)。
在他们半岁大的时候,父母带着布莱恩和布鲁斯去医院做切割包皮手术。布莱恩的手术很成功,而布鲁斯在手术中出现了意外,整个下体被用来封闭血管的电灼针烧毁了!
男性生殖器毁坏几乎不可能再给你做一个,这对仅八个月大的布鲁斯而言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他的漫漫人生还未启程就失去了男性最重要的东西!
他的父母也没有放弃,带着失去生殖器的布鲁斯到处求医。这时,一个叫做约翰·曼尼的教授找到了这对夫妻,并声称能给他们提供帮助。
约翰·曼尼(1921年7月8日-2006年7月7日)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性学家,他因为在性认同方面的研究而著名。
约翰·曼尼对性别认知有着极为独到的看法,他认为人出生的时候是没有任何性别概念的,性别的概念都是后天养成的。如果在婴儿时期进行性别改造,再佐以后天的培养,那么这个婴儿在长大后便可摆脱原来的性别,这就是“性别中立理论”。
之前看过文章,说是古代和战争时期,把活人“炮决”。
就是把活人捆绑在大炮的炮口,这活人要么是真正的罪犯,要么是被认为成“坏人”的人。
人在炮口,随着炮响人体四分五裂,人体有的部位瞬间粉粉碎。现场大面积的腥风血雨,用现代化词语,叫汽化也不为过,这种比古代的五马分尸还残忍至极😭😭😭
这种比较残忍,现在大众化所看见的历史书和新闻报道之类,基本上不会记载这种。
数万人被尖锐的木桩从下而上穿刺而亡算吗?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瓦拉几亚(也就是今天的罗马尼亚)大公弗拉德三世和他“穿刺大公”的“称号”。
这货三次当上统治者又三次被拉下来,简直名副其实的小强,其实弗拉德三世是个善于带兵打仗,抵御外敌入侵,守护瓦拉几亚的英雄。
但偏偏他又很残忍,不光对土耳其俘虏残忍,就连对自己国家的民众、贵族也常常适用“穿刺之刑”,把人钉在尖锐木桩上是家常便饭,他的暴虐行径也为当时众多编年史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由此也引发了众多流传甚广的传闻,比如嗜血的性格、居住的阴暗城堡等等结合起来,是不是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呢?
我最厌恶的最讨厌的王朝,就是晋朝,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功掌权,弑君篡位,骄奢淫逸,毫无建树,第一个被外族灭国的国家。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西晋被灭亡后五胡乱华时期是那时候的汉族人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屈辱历史。而这段历史我们的历史书却写得很少,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下五代十国就过了。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那时候可不是攻占城池这么简单,而是残暴的吃人。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极其少有的个例。西晋政府自身难保,根本没有能力去抵御异族的入侵。时候的胡人还没有文明可言,他们还处于野蛮时代,吃人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最残忍的就是妇女,被当成牲畜一样被圈养起来,晚上被凌辱后,到白天被残忍杀害,人肉充作军粮。
直到冉闵建立大魏,号召北方汉族人团结起来奋起反抗,冉闵灭了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整个汉族人口被灭4分之3,并且颁布“杀胡令”,这时候汉人的生活才慢慢好起来。虽然说冉魏时期非常短,但是他是历史是挽救华夏民族于为难的功臣!
八佰适合11岁孩子看吗
适合,八佰这部电影情绪激昂,非常能够带动内心的情感,一部良好的爱国教育题材的战争片非常适合刚刚懂事的孩子观看,只要家长稍加讲解引导,能让孩子从小培养起爱国爱家的思想观念,让孩子从小热爱生活,知道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对于十一岁的孩子来说是一部值得在家长陪同下观看的电影。
电影八佰适合六七岁小朋友观看吗
电影八佰不适合六七岁小朋友看。对六七岁小朋友来说就是血腥、暴力。虽然《八佰》很有意义,但六七岁的小朋友还是大些再看的好。六七岁小朋友有的看完会害怕,有的会学着变得很暴力。因为六七岁的小朋友的心智、斟辨力、识别力,都还不够足以让他们观看电影《八佰》。
你好,感谢你的邀请!回答你的提问,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电影《八佰》不适合六七岁的儿童去看,因为场面激烈,血腥有点暴力,等他们长大了再看吧!
《八佰》,播放时长:165分钟,故事是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2020年管虎执导的战争电影,该片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祝《八佰》上映成功!知道我为什么喜欢看《八佰》电影吗?因为我的父亲是那个年代的人,他是个军人,也扛过枪上过战场,他没有描述上战场的情景,电影《八佰》就会描述当时战争精彩的情景,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写的可以,记得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谢谢大家收看!
八佰什么时间在cctv上映
八佰》8月21号正式上映。8月14日晚,在经历多次调档、疫情冲击后,战争片《八佰》终于迎来首映礼。这次首映礼采用线上直播形式,在北京、丹东、武汉、深圳、上海等五座城市的16个影厅举行实时互动
《八佰》是一部中国电影,根据1937年淞沪会战中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该片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在CCTV上映的具体时间可能会因为播放安排而有所不同,建议您关注CCTV电影频道的官方公告或查询相关媒体报道以获取准确的播放时间。这部电影以其震撼的战争场面和感人的人性故事而备受赞誉,是一部值得观看的作品。
你看过乡村放映的露天电影吗?同时,看过哪些记忆深刻的乡村露天电影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个80后,乡村露天电影是我小时候一段美好的记忆。现在想想都怀念那段时光。
以前村里来放电影的都会提前把大幕挂起来,等着吃完晚饭就开始放,对我们这些小屁孩来说哪还有心思吃饭啊,巴拉几口就搬着小凳子出去占好的位置去了,一个个打打闹闹的,别提有多开心了,那个时候村里的大人也都出来看,可热闹了。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一般都坚持不到电影结束就睡着了,然后我爸就把我背回家了,再大大上小学初中就一堆小孩在一起看了,那时总是特别羡慕这些放映员,感觉机器是那么的神奇,胶片从一个盘转到另一个盘上,就放出来电影了,还有声音。我们总爱围着机器看,但是不敢碰哈哈,怕碰坏了。
那时候看的电影大多是抗战电影,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地道战》、《地雷战》、《狼牙山五壮士》,当然还有那时候红极一时的动画片《葫芦娃》,基本上每个小孩都会唱,那时候那种开心跟欢笑是那么的纯真。
现在有时候回去,村里有时候还会去放电影的,大多都是政治任务,基本上就没人出去看了,现在网络发达,露天电影也慢慢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有时想想现在的孩子有什么乐趣呢?都是在家看手机、玩电脑,他们在物质条件上市幸福的,但是在精神上真的不如我们那个时代。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了那个时候的那种欢声笑语,人呢总是这么的奇怪,小时候盼着长大,现在呢又渴望回到那个纯真的少年时代!
只要说出小时候经常追着电影放映员各村的跑,大家肯定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人了,做为一个70后对乡村的露天电影一点也不陌生,因为乡村的露天电影几乎贯穿了整个童年的记忆。晚上黑灯瞎火的各村去追着电影看,确实也发生了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有天晚上去隔壁村看《神秘的大佛》
说句老实话那时候看电影根本还看不懂,所以到现在也只记得《神秘的大佛》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蒙面人飞来飞去。记得第二次看这部电影是在隔壁村,村子就在山边,放映场地有很多大青石,我坐在大青石上面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等我醒过来的时候放映场地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当时吓的我我就滔滔大哭,因为离家有点远,而且黑灯瞎火的也找不到路回家,好在后来姐姐到家发现我没跟着回,又跑过来找我,所以这件事情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感觉最无聊但是却永远也忘记不了的电影是《卷席桶》
说起《卷席桶》相信记得的人肯定不多,因为小孩子根本就看不懂这样的电影,也实在没有兴趣看,没良心的放映员就是怕看电影的人都跑了,所以很多时候放映的第一个电影题目就是《卷席桶》,不过只要第一部放映的是这电影的话,后面放映的肯定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所以大家就得耐心等着。
每当这时候我们一大班小屁孩就骂骂咧咧,往放映员方向丟石头,看到银幕上总是凄凄惨惨戚戚的就一肚子火。好不容易熬到放完,看到下一部电影八一那两字金光闪闪,立马精神也来了,不吵了也不骂了,就算是有人说话立马就有人制止,全部安静的看着电影。
小时候看过的露天电影实在是太多了,直到现在还记得很多,比如说《少林寺》、《地道战》、《自古英雄出少年》、《上甘岭》、《渡江侦查记》、《天仙配》、《白蛇传》等等。不过现在想起来好像那时候的电影确实也不多,就是那么几部翻来覆去的反复放,但是大家也兴致勃勃的反反复复的追着看,应该说喜欢看电影的这件事胜过看电影吧。(图片来自网络)
记忆从来都是不讲道理,随时以一种排山倒海泛滥成灾的阵势,突然想起了小时候,一场场的露天电影。
以及放电影的,那一个个热闹沸腾的很晚才睡觉的夜晚,露天电影都是在天黑之后,儿时有很长一段时间对天黑喜爱,大都跟露天电影有关。
尽管,这样的夜晚少之又少! 如同我对母校的记忆,大都停留在,校门前的大操场。只因操场就是放露天电影的场所,那时的电视,还没到我的家乡,唯一的娱乐,就是偶尔的放次电影,那该是怎样值得庆祝的事情,信息灵通的早早知道,就是不肯说卖着关子。搞得别人吃完饭都没心思。
村干部把村中有点权威和有点学识的人,都叫去帮忙了。可见放一场电影有多隆重。
记忆最深的就是改编自聊斋的《画皮》看的我好长时间不敢一个人睡,不敢看外面的黑夜。小时候只觉得鬼好可怕!长大后才知道:活人比死人可怕!
其实,对于孩童的我们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晚上有什么零食吃。 记得一部电影的名字就叫《娇娇小姐》,这么美丽而有富想象力的名字,让我的乡亲们,旖旎了半天的想象力。那该是怎样的一位美丽的姑娘,不过,电影开场后,乡亲们很是失落,原来啊,娇娇小姐是只大熊猫!哈哈!但乡亲们很快拾起了失落的心情,津津有味的看着。
至于想象力的落空和讨论电影好看或者不好看,喜欢哪个人或者不喜欢哪个人?那将是接下去好几天的谈话的内容。
不过也有另当别论的,那就是,平时有了好感的男女小青年,碍于别人的眼神或是自己的腼腆,露天的电影场,倒是个绝佳的场所。借着讨论电影,试探一下,伊人所思或是君子所喜!
还有一次放的电影名字《两对半》,让很多自觉家教甚严家风很好的家长们,把成年还没对象的女儿们,反锁于家中,不准去看,怕看坏了孩子的思想。
每次看电影,父亲带我,奶奶妈妈带弟弟,爷爷独自一人最后去,爷爷是家里的后勤部长,在确定安全后,才离家去看电影。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我是@陈尊群 。
我看过乡村放映的露天电影,那是小时候最开心的事。
只要看到打麦场上搭起了银幕,就知道晚上有电影,心里就会像要过年一样。时刻看天上有没有云彩,心里想:千万别下雨啊!
巴不得马上就天黑,到了下傍晚,就早早搬上凳子占地方。最佳位置是银幕前10步左右的地方,近了要仰头,远了看不清。
为此,每次都要上演“诸侯争霸”,胜者,洋洋得意坐下,败者只好把凳子挪到稍远的己的封地,可怜那最弱的只好去银幕的背面看。
终于到了晚上,打麦场上人山人海,放映员小顾不紧不慢的摆弄着发电机、放映机。随着一阵轰鸣声,场上的电灯亮了,小顾用他那地方普通话说:“社员同志们,现在开始放映”。
照例是先放《新闻简报》 ,当看到“伟大领袖毛主席”,会见那个大鼻子的美国人“一棵松”(尼克松)时,我们会高呼“毛主席万岁”!
《新闻简报》放完后,接着就放正片。有时候,停下不放了,小顾说:“今天跑片,片子没到”。
大家只好等,大人们吸烟闲聊,孩子们欢起来,窜来窜去,疯累了,就在地上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听到“片子来了”,又睁开眼,尽管是不知看了多少遍片子,像《白毛女》、《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英雄儿女》,台词都能背出来了,仍然看得热血沸腾。
我是灯花物语,此题我来一答。我小时候,就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经常看乡村露天电影。《喜盈门》、《地道战》、《月亮湾的笑声》、《黑三角》、《七品芝麻官》、《少林寺》等影片,我至今记忆犹深。
那时候,乡村的文化生活是很贫瘠的,缺书少报,没有电视,除了收听广播外,看露天电影便成为奢华的视听盛宴。
每次放电影,村里一般会用大喇叭广而告之。到了傍晚,公社里的电影放映员,就会支上雪白的、长方形的、镶着一圈黑边的影布,并架好放映机。这时候,心急的孩子们,就忙着搬着板凳去抢占观看的好位置。夜色笼罩乡村时,丢下饭碗的大人孩子陆续就座,一时间人声鼎沸,暄闹异常。电影一旦开始放映了,人们的注意力便集中到了荧幕上,瞬间便鸦雀无声了。天上的星星静悄悄的,地上的人们静悄悄的,只有荧幕上的人们在说话。
我那时不喜欢和别人抢座位,就到影布的后方去看,这样除看到的字是反的,别的倒也没什么。荧幕前黑压压一片人,荧幕后,往往就一个孤独的我。我很享受这种寂静和孤独。不过,有时候,影布是架在一面墙上的,我就没有了机会去享受我的孤独,只好和大家挤在一处欣赏影片。
放完一卷胶片后,放映员便忙着换下一卷。此时,观众席上便会有些许的躁动,打呵欠的,评论刚才看过的情节或者人物的,埋怨放映员动作慢的,呵斥孩子的,各种声音都有。这个过程也就几分钟时间,几分钟后,观众席上便重新恢复了平静。也有特殊的情况,等待的时间比较长,那就是遇到“跑片”的时候。所谓的“跑片”,就是有两个村庄、甚至三个村庄同时放映同一部影片,这个村庄演完了一卷胶片,下一卷胶片在别的村庄正在上演,或者是在从别的村庄来的路上。这个时候等待的时间就较长了,等待半个小时也是正常的。等待归等待,不满归不满,但一般没有人会离开。
自己的村庄不是每天都放电影的,甚至一个月也不一定放上一场。所以,一旦听到外村有放电影的消息,人们便会早早吃罢晚饭,三五结伴,多数是步行,也有骑自行车的,兴奋地奔向目的地。有的人喜欢恶作剧,故作正经地告诉大家:今天某某村放电影呢,放的是战斗故事片《战斗英雄白跑路》。聪明的人听了一笑置之,忠厚的人便信以为真了,就成了“英雄白跑路”。
除了公社(80年代初期改称乡政府了)安排放的电影,村里谁家有红、白事了,也常有人凑份子,请人放电影。红事的话,多数会放《喜盈门》,这部影片批评了不孝顺老人、妯娌不和睦的现象,有教育意义。有时也放《李天保娶亲》,是一步戏曲片。白事的话,合适的影片不好找,聪明的放映者便说放映《李天保吊孝》吧。其实放的还是《李天保娶亲》,只不过里面有吊孝的情节。
到后来,时兴个体户了,有的村庄便有了专门的电影院。说是电影院,其实还是露天的,一个大院子,也没有座位,进院子看电影要买票。到底是条件太简陋了,这样的电影院寿命都不长。我记得最后一次在村里的电影院看电影,看的是《少林寺》。当时这部功夫片风靡全国,人们对它十分痴迷。我买了票,进影院时,验票员却不能验票了,人太多了,我被周围的、后面的人拥挤着进了影院,根本没机会把票给验票员。影院四周的墙头上、树木上,都爬满了人。要是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估计警察都要干预了。
没有电影可看的时候,往往就到乡政府、工商所等公家单位去看电视,为了方便大家观看,电视是放在院子里的,所以也是露天的。那时看到的电视剧,印象比较深的有《霍元甲》、《陈真》、《白眉大侠》等,还有动画片《蓝精灵》。
再到后来,电视逐渐普及了,走进了各家各户,露天电影、露天电视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近几年,县里的文化大篷车送电影下乡,也是露天的,去看的人很少。在文化生活异常丰富的今天,露天电影风光不再了。
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这样的电影。
那个时候全村的人都跑去看,也没有路灯啥的,都是打着手电去的。
我还记得那天晚上看的片子是《楚留香》,已经太多太多年了啊,让我对楚留香这个名字念念不忘了很多年。
另外的很早的电影记忆就是学校组织的看电影的活动,我记得看过的有《离开雷锋的日子》,当时还要写作文的,不是光看了就结束了。
看过。
我大概七八岁的时候吧,村里开始经常放露天电影。我村有个戏台,戏台边有个磨坊,影幕就挂在磨坊的东墙上,东墙是一大片空地,村里的男女老少吃了饭,每人搬个小板凳,坐在那里边吃边看,男人们抽着烟叶子,女人们唠着嗑,小孩们跑来跑去。
那时候播放最多的电影是《海灯法师》和《少林寺》,还有《少年犯》啥的,其他还有一些革命电影好像,轮流演,每场爆满。那时候村里特别穷,好多人家家里都没灯,不是没电线,而是点不起点灯,交不起电费。偶尔安了灯,也不常点,用的时候着一下,不用了赶紧拉灭,就跟电话刚出来一分钟好几块钱的时候打电话一样。所以人们看电影成了唯一的消遣。
也没几年,好像就是两三年吧,电视机就在村里普及了,开始是黑白电视,后来是彩色电视,人们就都跑到别人家里看电视了,电影也没人来放了。
记忆从来都是不讲道理,随时以一种排山倒海泛滥成灾的阵势,突然想起了小时候,一场场的露天电影。
以及放电影的,那一个个热闹沸腾的很晚才睡觉的夜晚,露天电影都是在天黑之后,儿时有很长一段时间对天黑喜爱,大都跟露天电影有关。
尽管,这样的夜晚少之又少! 如同我对母校的记忆,大都停留在,校门前的大操场。只因操场就是放露天电影的场所,那时的电视,还没到我的家乡,唯一的娱乐,就是偶尔的放次电影,那该是怎样值得庆祝的事情,信息灵通的早早知道,就是不肯说卖着关子。搞得别人吃完饭都没心思。
村干部把村中有点权威和有点学识的人,都叫去帮忙了。可见放一场电影有多隆重。
记忆最深的就是改编自聊斋的《画皮》看的我好长时间不敢一个人睡,不敢看外面的黑夜。小时候只觉得鬼好可怕!长大后才知道:活人比死人可怕!
其实,对于孩童的我们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晚上有什么零食吃。 记得一部电影的名字就叫《娇娇小姐》,这么美丽而有富想象力的名字,让我的乡亲们,旖旎了半天的想象力。那该是怎样的一位美丽的姑娘,不过,电影开场后,乡亲们很是失落,原来啊,娇娇小姐是只大熊猫!哈哈!但乡亲们很快拾起了失落的心情,津津有味的看着。
至于想象力的落空和讨论电影好看或者不好看,喜欢哪个人或者不喜欢哪个人?那将是接下去好几天的谈话的内容。
不过也有另当别论的,那就是,平时有了好感的男女小青年,碍于别人的眼神或是自己的腼腆,露天的电影场,倒是个绝佳的场所。借着讨论电影,试探一下,伊人所思或是君子所喜!
还有一次放的电影名字《两对半》,让很多自觉家教甚严家风很好的家长们,把成年还没对象的女儿们,反锁于家中,不准去看,怕看坏了孩子的思想。
每次看电影,父亲带我,奶奶妈妈带弟弟,爷爷独自一人最后去,爷爷是家里的后勤部长,在确定安全后,才离家去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