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英语流行语
1.神马都是浮云 It’s all fleeting cloud。
2.山寨 fake, counterfeit, copycat
3.宅男 Otaku (“homebody” in English); geek
4.被雷倒(到)了 in shock
5.纠结 ambivalent
6.忐忑 anxious
7.悲催 a tear-inducingmisery
8.坑爹 the reverse of one’s expectation
9.哥只是传说 Brother is only a legend。
10.伤不起 vulnerable; be prone to getting hurt
如今唯独日本还在使用年号制度,为何日本发布新年号引发世界关注
日本发布新年号那里有引起世界的关注???看今天的国际新闻,头条基本上都是英国脱欧的事情,日本改年号的事也就是一个小新闻,CNN有一篇无关痛痒的报道,也就是一般性的陈述这一事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提出了改年号会给计算机系统的使用造成技术性的问题,不得不说,这种技术型的想法,果然是老外的思路。对于年号的蕴藏的文化意义,西方人当然是不会有什么感觉的。
从英文媒体普遍用“era”来翻译年号来看,西方世界基本上是没有理解到年号的意思的,era是表示以特定的事件为标志的一段时间,一般翻译为时代或年代,和年号完全不是一回事。年号是纪年的名称,它不是一段时间,而是标记时间的美名,新年号不等于新时代。西方媒体连年号是什么都没有去仔细去想过,那有什么普遍关注的问题!
说实话,日本这次改年号,可以说是中国网民的一次集体狂欢。借着日本这次改年号,我们的网民充分展示了各种才华,光这两天头条上的段子就已经让我大开眼界了。各种调侃和羞辱,层出不穷。尤其是“中出”之类的恶俗趣味,对别人的一个传承了中华传统超过千年的年号制度,我们是各种冷嘲热讽,既不尊重他人对我们文化的传承,也暴露出我们自身的文化到了今天有多么的劣质。
日本的新年号“令和”出来后,我们又开始挖掘这两个字的古典来源,找到张衡的话还好,有人居然把“和大人”也扯了进来,实在是拿低俗当有趣了!本来这次日本想要回避中国古典,非得从日本古典中去选年号就是一个很无聊的东西,除非你不用汉字,否则任何日本古典的汉字典故也不过是中国古典的山寨版。不过,年号是用我们的古典,还是用日本的古典,这是人家的内政,不关我们的事,在这一点上去嘲讽人家,反而显得我们太小家子气。
说实话,“令和”这样的年号,是很不伦不类的,它的出典《万叶集》不过是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和“明治”、“大正”、“平成”来源于儒家经典的“政典”完全不同,“初春令月,气淑风和”就是古文里面烂掉牙的口水话,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像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之类的开场白,居然成了年号,而且日本还想从这里面找到文化自信,只能是越来越没有文化而已。
年号始于西汉汉武帝,世界上第一个年号是建元,时为公元前140年。年号与皇帝直接关联,一个皇帝可以有几个年号,但皇帝更替肯定要取新年号。这次日本就是这样,天皇迭代,新年号出。
中华文化圈,越南,朝鲜,韩国,日本,都曾经有年号。现在只有日本还保留年号,原因很简单,只有日本还有皇室。只要天皇制度还存在,日本就会继续有年号。
日本发布新年号,从国家形像角度,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公关,传播深远。从新闻角度,并未引起世界关注,毕竟欧洲美洲非洲,都搞不明白年号是神马。真正参与讨论的,除了日本,只有中韩两国。这毕竟是古史新生,有很大的趣味性和传统味道,既老又新,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价值取向的人,广谱讨论热度自然高。
我个人经验,世上几乎没有自然形成的热点,一个新闻能保持热度,和有意的推动必然关联。日本新年号如此受关注,重要原因是天皇在日本影响确实大,安倍政府又没有什么好故事讲,就顺势夸张此事。中国媒体和网络关注,是年号原本就是中华文化产品。至于韩国为什么跟着吵吵,这个国家,呃,一向很神秘有趣吧。
(全文完)
年号是中国发明的纪年形式,受汉文化影响,东亚国家都有过年号制度,但年号只限于有君主的国家使用,共和制国家是没有年号的
我先讲一下今天咱们的纪年方式,如今的纪年方式是在民国建立时确立的。在民国建立后决定使用“西元纪年法”,那啥叫“西元纪年”呢?
西元纪年就是以耶稣诞辰的那一年为“西元元年”,今年就是西元2019年啦。
民国时期同时使用“民国”和“西元”两种纪年方式。新中国成立之后,只保留“西元纪年”,并将“西元”被改称为“公元”,但仅仅就是换了个名字,意思还是一样的,今年是公元2019年。
“公元纪年”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通行的纪年方式,它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不过在民国建立之初,大家也讨论过使用“黄帝纪年”或者是“孔子纪年”,也就是拿黄帝的诞辰日或孔子的诞辰日作为起始元年。
举个例子,假如是使用孔子纪年,那么今年就是“孔历2570年”,因为孔子要比耶稣早了500多年,所以孔历也比公历数字大。
但是在当年经过一番权衡,国民政府还是决定使用西元纪年(公元纪年)。而在封建时代,中国的纪年方式主要使用皇帝的年号。
“年号”最早是汉武帝发明的,在汉武帝继位后,他使用了中国历史第一个年号“建元”,此后形成制度,每个皇帝上台之后都会启用一个新的年号。
在明朝以前,皇帝的年号是可以随便换的,例如汉武帝一朝就使用了11个年号,而唐高宗更是使用了14个年号,而武则天也使用过14个年号。并且皇帝换年号完全就是看心情,只要碰到什么天降祥瑞或者大的战事,皇帝就会换年号。
(武则天换年号完全看心情)换年号对于皇帝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但对民间可是苦不堪言。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今年我们还是公历2019年,明年就成了孔历2571年了,这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非常大地困扰。
为了避免对老百姓生活的干扰,自明朝建立开始,明太祖朱元璋就下令确立“一帝一元制”,既一个皇帝只能拥有一个年号,不得随意更改。于是在明清两朝,我们都是用年号来指代皇帝。